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家伟:“桥坚强”成奇迹印证了怎样的悲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6日09:57  法制周报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台-《法制周报》

  《法制周报》特约评论员 李家伟

  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14年。但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有工作人员说:“工程人员每次为大桥做完评估,都肃然起敬,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

  报道中引用了研究钱塘江大桥史的钱塘江大桥纪念馆一位工作人员的话,提到茅以升修桥的时候,是按照20公里的时速设计的,设计荷载铁路面轴重50吨、公路面15吨。当时平均每天仅有150多辆汽车、4.9对火车通行。但70多年过去了,在这座桥上,动车可以跑到时速120公里,汽车也可以跑到时速100公里,40吨、甚至60吨重的汽车也在桥上跑,“的确是非常神奇”。

  从“肃然起敬”到“非常神奇”,再到网友们的热捧,一时间,“桥坚强”成为一个注脚,标注着关于职业、关于道德的世道人心。此时此刻翻开这个注脚,看到在我们身边竟然曾经真实存在过那些因为坚守常识而成为一种理想主义的行为作派,怎不让人心生“今夕何夕”之感!正是在这样的对比和百味杂陈之下,“桥坚强”才会从默默无闻中发出一声响亮的喊声。对于这座“桥坚强”和它当年的设计、建设者,网友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但这评价不管多高,却依旧无法去除一个看似不讲道理的“道理”:凡是想修一座桥的,当然要想着如何修得科学、坚固,谁又盼着自己修的桥成为“桥脆脆”呢?换言之,茅以升和当年的建设者们所依据的,只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常识”。

  但此时说起“常识”两字却觉得分外奢侈。当那些比钱塘江大桥“年轻”许多的桥梁一再“腰折筋断”时,这座朴素的桥却以其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表现令人“诧异”,既而将那常识,当成了奇迹。常识成奇迹,不仅是对当年那份坚守职业操守的肯定与褒扬,同时还映衬出令人深思的社会现实与心理。试想,如果在茅以升以后,中国大地上每一座桥梁的设计者和建设者,都能恪守那份常识,那现在还能出现这样的奇迹吗?所以,这从“常识”到“奇迹”,其实正是印证了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无法抹掉的悲哀。(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